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学术讲座】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演变及其启示讲座成功举办

2022-06-14 09:44

(通讯员:陈瀚钊)2022年6月2日下午,由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主办的“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演变及其启示”讲座在线上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王睿恒副教授主讲,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杜华副教授主持。来自武汉大学以及校内外的300位老师和学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教授首先对王睿恒老师表示感谢,并指出历史学家在这一话题上已有较多成果,本次讲座有助于我们通过历史学家的研究历史地了解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更深入地认知美国与我们自身。

王睿恒老师首先围绕“中国形象”一词展开说明:对于一个作为他者的国家,人们首先是具有“态度”(attitude),进而有他者的“形象”(image),最后形成“认知”(perception)。并且,人们往往通过他者建立对自身的认同和认知。具体地说,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具有强烈的情绪化特点,亦即“爱恨情节”:在喜爱与憎恶之间交替。于是,与中美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演变也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王老师随后便围绕这七个阶段展开讲座的具体内容。

从第一阶段(崇敬时代,18C初-1784年)到第二阶段(遵从时代,1784-1840),美国民众和殖民地精英阶层,首先是分别通过茶叶等商品和耶稣会传教士、欧洲思想家认知中国,将“中国形象”塑造为开明的理想国度。但在“中国皇后”号成功往返及其所激发的美国向中国的贸易和传教热潮之后,美国商人因贸易限制而感到被视为蛮夷国家的屈辱,但又不得不遵从朝贡体系,美国新教传教士也因传教困难而试图吸引美国人到中国传教,故而美国人总体上开始贬损“中国形象”了。

从第三阶段(蔑视时代,1840-1900)到第四阶段(仁慈时代,1900-1949),美国首先以列强制定的不平等条约体系为基础而在中国获得特权,“中国形象”包括“内部的他者”,即赴美华工,与“外部的他者”,并因美国内部就业市场的问题与传教士的传播与塑造,总体上是负面的。但在“门户开放”前后,美国认为中国开始“觉醒”,自视为拯救中国的“中国保护者”中国被视为美国经验证明其普适性的试点。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主要的“中国形象”也转向中国农民勤劳、坚忍不拔、善良的形象,进而转变为民主、进步的抗战者。将当时的中国拉入国际反法西斯的同盟。

第五阶段(1949-1972)和第六阶段(1972-1989)分别为“敌视时代”和“尊重时代”,随着尼克松访华,“中国形象”转变为“微笑的龙”。1979年后,中国的经济改革成为美国关注的重点。最后是“威胁论时代”(1989至今)。

在讲座的最后,王老师总结了对美国人心目中“中国形象”构成影响的因素,包括认知主体、认知客体、认知能力、中美关系和国际管径的变动、精英舆论的塑造和传播五个方面。

讲座提问环节中,与会师生就“认知”与“塑造”的区别、欧美对“中国形象”认知的异同、社交媒体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中国人形象与华裔形象的差异等问题向王老师请教,王老师一一细致回应,并尤其指出,“认知”虽然是“塑造形象”的“透镜”,但“塑造”包含有塑造者的目的,故与真实认知之间具有差异。美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问题,既非完全客观,也非完全主观。

最后,杜华老师向王睿恒老师再次表示感谢,并指出:美国人心目中“中国形象”的演变,启示中美之间不应以静态、均质、想象的视角相互认知,有助于我们以客观理性和历史化的态度认知美国和自己。整场讲座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落下帷幕。

本次讲座,是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2022年“人类文明史中的‘中国形象’重绘”的系列讲座的第三讲。主讲人王睿恒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国对外关系史、中美关系史、跨国史。入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21)、江苏省社科优青(2020),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