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学者风采】肖胜中:朱雷先生记忆点滴

2022-07-12 10: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肖圣中

2021年8月10日,朱雷先生永远离我们而去了,得知这一消息时,内子呆坐在床上,好几分钟不言语,然后跟我说,朱老师走了。她拨通了师弟的电话,问明后事的处理方案后,我们去拜了灵堂。回来的路上,雨如瓢泼。12日,家属及在汉学生一行人去九峰送了朱师最后一程,因为疫情,仪式非常简省。然而几乎就在停车一瞬间,山上便开始下起大雨,一刻不停,直到仪式结束,雨也随即收住。此后的夏雨,便只有丝丝细细的雨水,与泪水交织,串起我与内子对朱师记忆的点点滴滴。

对朱师的最早记忆是1985年大一下学期,北大张芝联先生来访,朱师搀扶唐长孺先生的情景。第二个记忆也是这学期,院里请79级的一位才子给全院师生作讲座,他提到了唐先生,但直呼“唐长孺”,后面并无尊称,朱师与陈国灿师等人大怒,差点将他从讲席轰下来。

第三个记忆较为完整,是第五学期了,朱师给我们开设了“敦煌吐鲁番文书选读”课,那时并不知道出土文献的重要性,只是因好奇而去选,印象中内子及挚友孙卫国、傅天波、刘礼堂都是有选的。惭愧的是,已说不清当时通过课堂有什么收获,只知道一个五脚书橱似的学者,讲得却拉拉杂杂的,极其琐碎。那时我们底子太差,思想又偏激,总以为吸引眼球的才是好东西,开口系统论,闭口控制论,不知真学问的价值所在。今天记得的就只有那些竖长条的格子里写着文字,缺的字,被补进去了,怎么补的,已全忘了。但是课下的交流,却带给我永生难忘的收获。有一次课下,我与傅天波、孙卫国与朱师聊天。我问起《增广贤文》里的一句话:“黄金无假,阿魏无真。”为什么要这样说?朱师淡淡一笑,说,错字了,是黄芩。黄芩、阿魏,是两味中药,在吐鲁番文书中也有记载。我还问起一句俗话:“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朱师大笑,说,一般是说“骑马上扬州”,扬州是商业都会,钱太多了,去那里是显摆去的。从那时起,对朱师的崇拜一直延续到他仙逝。因为,我翻遍了所有的字词典,也不知“黄金无假”从何而来。

不久,朱师担任历史系主任,交集变多,但遗憾的是,那时我过于落拓不羁,给他的印象是不好的。记得有一次是大四时,池田温先生来访,我作为学生代表被安排参加座谈会。在等待客人的时候,朱师发现我穿的是拖鞋,严厉批评了我,说,你穿拖鞋见老师,我们原谅你,见外宾,就太不合适了。我要回家换,朱师说,算了,坐后排就可以了,下不为例,要记得,素质比学识更重要。朱师得知我的毕业去向是湖北省博物馆时,高兴地勉励我说,好地方啊,原始材料是最重要的。这句肺腑之言,我并没放在心上,直到离开那个我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才若有所悟。

后面的交集,几乎全与内子相关。她读的是卢开万老师的硕士,同时也得到朱师、陈国灿师、杨德炳师、黄惠贤师、鲁才全师、冻国栋师、牟发松师等的教诲,我因此有较多的机会见到朱师,但交流并不多。1998年,内子考入朱师名下读隋唐史博士,这是她一生最重要的一步,对我,也十分关键。因为朱师了解到我们是一家人之后,问起我的专业和学术走向。内子十分惭愧,只好说,他没什么爱好,只爱读书,见书就读,太杂,不得门径,最近基本上读《说文》一类的。朱师随即推荐我报考陈伟师的博士。虽然,要走出这一步对我来说挑战太大,当时我玩玩打打,已经把英语忘光了,只剩下1600个的初中词汇量。感恩两位老师不弃下愚,我只好迎难而上,经过两年的努力,于2002年如愿回到珞珈山,开始了追随陈伟师求学的日子。

就在这一年的暑假,朱师因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突然不能动弹了,师母求助于陈伟师及冻国栋师,他们当时还年轻,硬是把180斤左右的朱师抬下了楼(后来我见到陈师,心想,他有那么大的力气吗),叫车送到医院。这年,师弟在日本访学,所以内子便义无反顾地协同师母照顾朱师,我往往是在需要检查身体的时候去帮一下忙。一次,无意间提到朱师的出身,我问,与朱德熙先生是一个家族吗?朱师笑,说,不是,倒是与朱希祖同为海盐朱氏。朱师曾殷殷嘱我一定要读《困学纪闻》和《日知录》二书,可是直到今天,我于二书也只是选读了一些。住院期间,最值得记录的,反而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某厅厅长也来人民医院住院,因其行政级别较高,要求朱师挪到别的房间。师母虽勉强同意换房,但内心不平,一直嘟囔。内子无法,请我去劝解。我去后三言两语,师母竟然就好了。这种事,朱师是不会争的,他是个谦谦君子,只要医生或护士来查房,朱师都是十分客气,连声道谢。

朱师的藏书已经提前数年捐给了广州图书馆,这是一件他最为欣慰的事,有“整装笑赴蓬莱宫”的从容。当哲人其萎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叹他的博学,但朱师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反而是他的人格。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