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类别:著作论文奖
成果名称:我国公共财政风险评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出版单位: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主要作者:吴俊培
学科门类:经济学
获奖等级:一等奖
一、篇章结构
该书共有九章,加“前言”和“后记”组成。九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对我国公共财政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我国公共财政风险的制度安排。第一至第六章讨论了我国财政风险的特点以及风险评估;最后三章讨论了防范公共财政风险的微观制度安排。
二、主要内容
公共财政风险是社会风险的表达窗口,也是微观制度安排不合理的表现形式。该书对财政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着重讨论了防范风险的财政微观制度安排。
在财政风险评估部分,讨论了我国财政风险的特点:即在改革微观机制的时候可能产生宏观风险;而在宏观调控的时候可能扭曲微观机制。这导致中国的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是在交互作用中进行的,情况特别复杂。由于我国的财政风险是在改革中出现的,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也在完善之中。财政宏观风险评估说明,虽然财政赤字数额在不断增长,但实际风险并不大。然而,宏观调控的依赖性却日益增长,原因是微观机制不合理。财政微观风险评估,主要是对财政体制的三个构件:税制、分税和转移支付制度进行风险评估。评估表明,微观风险是加剧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因。
公共财政的微观制度安排应该把财政体制的三个构件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税制是在宏观税负作为控制变量的前提下逐步完成的;分税是在宏观税负约束下完成的;转移支付应该实行基金制。由此建立起合作有序、竞争有度的财政体制,为防范财政风险奠定微观基础。
三、观点和方法创新
1、观点创新
把经济学区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是不科学的。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恪守了斯密教条,即把劳动区分为生产和不生产两部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市场经济领域是生产性的;非市场经济领域是不生产的。这种认识有问题。实际上是表达和不表达的关系。因此,要把分工交换拓展到整个社会去研究。这是对财政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的思想根源。
分工交换结构就要求建构竞争有度、合作有序的制度安排。我国的财政体制缺乏这种机制,需要改革和重构。
2、方法创新
从整个社会分工交换结构来看,判断财政风险不能只局限于财政领域,而是整个社会分工交换结构不合理的反映。但该书着重探讨了防范风险的财政微观制度安排。
四、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1、学界反响
经检索该书(包括中间成果)被引证883次。
2、新书推介
杨灿明教授在《财贸经济》(2018第8期)推介该书,从微观视角研究我国公共财政风险,是一部创新性很强的财政学力作。
3、中间成果得到领导重视
(1)“关于构建中性税制的建议”,获得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批示。
(2)“关于一般公共预算制度安排透明的建议”,获得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廖晓军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