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vents
2025-03-15 21:03
2025年3月14日上午,由武汉大学主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长江论坛第二百零六讲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会议室成功举行。以“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成熟时期本雅明艺术哲学的内在张力”为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凤才老师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永宽教授主持,杨礼银、付克新、安迪、郭延超等老师以及来自院内外学生参加了论坛。
王教授分三部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本雅明成熟时期关于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之间张力问题的思想。
第一,王教授讲解了本雅明艺术作品的政治倾向保证了艺术自主性的基本观点。本雅明认为只有当作品的文学倾向是正确的,其政治倾向才会是正确的;反过来说,正确的政治倾向包括了文学倾向,换句话说艺术作品正确的政治倾向,既保证了文学质量又保证了艺术自主性。然而王教授认为本雅明这一观点是有问题的。王教授指出,本雅明论述了艺术作品正确的政治倾向依赖于文学生产关系,甚至断言文学技术决定作品的文学倾向进而决定作品的政治倾向。这显然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运用,但却有陷入“技术决定论”的嫌疑。这样,本雅明固然强调了艺术作品的政治功能,但却放逐了艺术自主性。
第二,王教授讲解了本雅明关于艺术作品的可技术复制性消解了艺术自主性的观点。这一核心观点基于两个基本结论:一是艺术作品的可技术复制性使灵韵消逝,从而使灵韵艺术让位于复制艺术;二是作为传播媒介的电影艺术承载着社会意义。第一个结论表明,从本雅明对复制技术的乐观态度中可以看出,对灵韵艺术的膜拜价值让位于复制艺术的展览价值,他是抱着顺其自然甚至欣然接受的态度。本雅明积极肯定复制技术具有合理性,但其观点存在使问题简单化的嫌疑,因为在他看来,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必然导致艺术进步。第二个结论表明,本雅明给予电影艺术以积极乐观的评价,但并不意味着,他毫无批判地对待电影传媒,而是主张不能放任电影资本仅仅为资产阶级(尤其是法西斯主义者)所独占,而是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电影资本进行征用。这强烈地显示出,艺术作品是具有政治功能的。在本雅明看来,电影不仅是一种基于电影技术的传播媒介,而且是一种承载社会意义的电影艺术。
第三,王教授解释了本雅明关于艺术作品与政治实践的关系的基本观点:(1)艺术作品不仅要有宣传教育功能,而且要有组织动员功能;(2)必须以艺术政治化抵抗政治审美化。王教授充分肯定了本雅明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即使在今天,本雅明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要求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最后,王教授总体上评论了本雅明在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的关系问题上的思想。本雅明既区别于唯美主义,又不同于先锋派。唯美主义强调艺术自主性,力图使艺术脱离生活实践,反对艺术介入政治现实;先锋派则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力图使艺术回归生活实践,倡导艺术介入政治现实。成熟时期本雅明艺术哲学尽管不否认甚至还留恋艺术自主性,但更加强调、推崇甚至拔高艺术政治化。因而,在成熟时期本雅明艺术哲学中,艺术自主性与艺术政治化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消解的内在张力,但他最终还是倒向了艺术政治化,从而淡化、忽视甚至贬低了艺术自主性。
(文字:朱洪立
图片:张帆
审核:杨礼银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