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长江论坛】辽宁大学国民经济研究院院长林木西教授应邀做客长江论坛

2025-03-28 19:57

2025年3月26日,辽宁大学国民经济研究院院长林木西教授应邀做客长江论坛,在经济与管理学院为大家带来题为“宏观经济治理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分析”的学术报告。此次长江论坛由武汉大学主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罗知教授、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冕教授等老师和众多学生参加,龚六堂教授主持。

林教授首先回顾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演变。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逐步从需求侧管理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政策主线,并在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被进一步强调,推动宏观治理思路从单一需求管理转向统筹供需平衡。林教授特别提到,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好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这标志着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进入新阶段。在“新三稳”框架下,宏观调控不仅要平衡供需关系,还要增强市场主体的预期稳定性,确保政策的可持续性和经济韧性。

在讲座的核心部分,林教授深入探讨了政策取向不一致可能带来的风险。他指出,各政策独立制定可能有利于局部目标,但整体执行可能产生相互掣肘的“合成谬误”,影响政策效果。因此,增强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是提升宏观调控效能的关键。林教授引用近年来学界的重要观点,说明政策一致性的重要性。例如,陈彦斌(2022)提出,过多的政策目标容易导致政策取向的不一致性,而精简目标有助于提高政策效率。张晓晶(2024)则强调,宏观政策需要实现“三维统一”:即改革目标、发展目标和稳定目标的协调,并通过预期管理、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相结合来提升政策效果。此外,高培勇(2024)认为,政策和改革的“双引擎”并非等价,而是应以改革为主、政策为辅,以增强市场信心。

林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政策趋势。他指出,近年来,政府从单一的供给侧改革转向“改革+政策”结合的新模式。例如,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这意味着政府正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楼市政策等一揽子措施来推动经济复苏。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加强宏观政策与非经济政策的协调,确保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保持一致性。

在讲座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政策取向一致性的现实挑战展开讨论。罗知教授结合自身企业调研经历,提出政策执行层面的协调难题。例如,2020年武汉解封后,某区政府鼓励餐饮企业复工,但当企业开始营业并招工时,城管却因“占道经营”对其处罚。这反映出不同政府部门政策目标的不协调,使企业在执行政策时陷入困境。对此,林教授指出,政府与市场的合理划分是解决政策协调问题的核心。他强调,政府应专注于市场无法有效解决的公共事务,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而市场能有效运行的领域应交由企业主导,政府只在市场失灵时介入,这也是一个长期博弈、动态优化的过程。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确保“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论坛内容丰富,理论结合现实,为在场师生提供深刻的学术启发。讨论不仅深化了对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理解,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学校和学院将继续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师生深入研究经济政策,探索经济学前沿问题。

(通讯员:张文哲;审核:黄敏学)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