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学术会议】2025辽金元诗文论坛暨“元代的族群、图像、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4-08 10:09

2025年3月22日-3月23日,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成功举办2025辽金元诗文论坛暨“元代的族群、图像、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为了凸显中华民族族群互动与文学创作的特色,促进辽金元诗文研究的发展,推动辽金元诗文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互动,来自大陆及港台的各领域专家学者在武大樱花季相聚一堂,对辽金元时期的文学、图像、族群与文化研究进行了交流、探讨与展望。

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吴光正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程芸教授在欢迎辞中高度肯定了此次会议的战略意义和学术价值;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陈文新教授代表学科对来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了欢迎,并从小说及辞章研究的角度对元代文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山大学中文系康保成教授基于戏曲研究的相关成果,对此次会议的组织和举办进行了肯定;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罗世平教授从图像与文学的角度对辽金元研究的成果及价值进行了介绍;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指出元代文学研究需要考虑多个位面以“回归历史现场”,进一步肯定了此次会议的学术意义;南开大学文学院查洪德教授呼吁关注和改变元代文学研究中的不平衡,重新发掘元代文学的世界性;北京大学中文系钱志熙教授认为辽金元文学整体上属于“北派文学”,但从朝代与地域定位的角度对辽、金、元三个时期文学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综合文体研究的重要性。

会议持续两天,共计进行了两场主旨发言以及九场大会发言。会议上各专家学者们就各自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想法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发言涵盖了辽金元研究中的文学、历史、美术史、戏曲史、文学地理、数字人文等多个领域,体现了学界辽金元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前沿方向。

第一场主旨发言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余来明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黄仕忠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胡传志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饶龙隼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徐永明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罗世平教授分别就元杂剧文本的流传过程及其岐变原因、元好问的南国情怀、宋元文化中心偏转下的东南文坛格局、金元文学的数据训练与机器智能问答、辽墓壁画《妃子教鹦鹉图》的白衣观音变相等问题进行了发言。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汪超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康保成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查洪德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钱志熙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左东岭教授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申万里教授分别就渔樵话与叙事性道情的早期形态、《焚椒录》与辽代文学的发展水平、金代的复古诗学与古风诗创作、玉山雅集后期形态与顾瑛晚年诗学观念的演变、元代儒户体制下江南士人的管理制度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大会发言环节,70余位专家学者先后参与了研讨。包括:《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王蓉,《中国文学研究》编辑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吕双伟,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彩云,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授李文胜,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陈汉文,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亮,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亚伟,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成群,《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郑迦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罗鹭,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洪丽珠,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李嘉瑜,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万里,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和谈,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刘青海,《江淮论坛》编辑部黄胜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建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武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博涵,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黄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陈谙哲,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余来明,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张艳,《南开学报》编辑部陈宏,台湾东吴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许正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求芝蓉,齐鲁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姜学科,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王硕,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聂辽亮,《江海学刊》编辑部刘蔚,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都刘平,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黎国韬,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段海蓉,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博士、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副教授闫敏,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郝青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讲师刘卓,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史伟,《晋阳学刊》编辑部马艳,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勇耀,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涂小丽,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黄二宁,湖北大学文学院讲师左丹丹,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教授杨富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秦晓磊,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中旭,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段莹,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专职博士后江秋萌,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孟国栋,《文史哲》编辑部刘培,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陈贝,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高林广,《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潘纯琳,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罗海燕,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邱江宁,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任红敏,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绍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嘉伟,南开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李雪,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熊海英,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赵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光正,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何安平,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徐艳丽,西华师范大学蜀道研究院讲师姚奎等。参会论文60余篇,如《以“汉”之名:元初华北士人的汉史记忆及其历史意义》、《宋画上的元代乡试程文——湖广解元蒲绍简古赋小考》、《元诗“四家”与元诗史初构的理路》、《各执一词:元仁宗生日的三教表述谫论》、《元明清散曲“嘲体”考论》、《元初行县诗与“中州”重建》、《四本张渥<九歌图>图式、风格差异与真伪考辨》、《副文本:知识生产与文脉赓续——以耶律铸作品为中心》、《社会转型中的文化聚合与地方书院的公共性——以元代闽北书院的建设、互动与功能为中心》等。

闭幕式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孟国栋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文系黄仕忠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胡传志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邱江宁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黎国韬教授、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中旭、东吴大学历史学系许正弘教授以及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嘉伟教授先后进行了总结致辞,专家们对此次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胡传志教授认为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各领域的资深学者、青年才俊,会议内容如户外的樱花一般争奇斗艳,精彩纷呈。黄仕忠教授重申了元曲研究的重要性,强调了辽金元诗文研究的重要意义,肯定了相关学者通过长时间的耕耘发掘出了辽金元研究的价值。邱江宁教授认为辽金元研究与国家战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中国对外对话等议题紧密相连,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辽金元的多民族和世界性以及跨学科性会迸发出越来越多的热点。黎国韬教授提到了辽金元历史研究的宝贵成果,并建议使用新颖的材料和方法来深入研究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中旭从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强调了跨界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从文学的视角来看图像,以及从图像的视角来看文学史,并期待各界学者在未来的合作中能有更多的成果。许正弘教授从历史研究者的角度,表达了与文学、艺术史研究界进一步交流的期待与信心。刘嘉伟教授高度肯定了会议的成果与价值,对当前时代的需求和辽金元研究的潜力表示了期待。

(通讯员:雷璐灿;摄影:柳金贝)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