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vents
2022-12-04 19:51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1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东湖论坛暨党外知识分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2022),在武汉大学举行。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论坛,党委副书记赵雪梅主持开幕式。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统战系统和社会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和统战理论工作者近100人应邀参会。
“
建立引领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宁咏出席论坛并讲话。他指出,举办论坛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务实之策、加强统战理论研究的创新之举,要从政治上把牢研究方向,把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好;在深耕中多出研究精品,聚焦“十二个必须”,针对统战工作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开展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研究,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以新格局打造研究高地,汇聚全国统战理论研究界精英,构建虚实结合、协同创新的研究工作新模式,把东湖论坛打造成知名研究平台、高端学术活动,推动湖北统战理论研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湖北)基地主任韩进在致辞中指出,论坛举办十分及时,意义重大。他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大基地自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统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聚焦中央和湖北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密切关注统战工作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在研究领域取得的诸多成绩。他指出,基地今后要坚持正确导向,切实推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的学术化、学理化;坚持面向实际,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研究探讨新时代新征程中行之有效的统战工作方法;坚持开放研究,整合资源,建立开放、共享、竞争、协同的平台运行机制,锻造组织灵活、引领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坚持定位高端,多措并举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全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基地、政策咨询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武汉市委会主委、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梁鸣在致辞中指出,多年以来,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与武汉大学合作,开展统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武汉社院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合作共建,在师资互聘、课题合作、智库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共建、大学生实习和培养以及中华文化传播等方面不断相互助力,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他介绍了今年以来,武汉社院积极参与武汉市委统战部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实施的武汉统一战线“著史”工程,还将与市委统战部、江汉大学联合成立武汉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
团结党外知识分子 形成同心圆
十余位来自全国统战理论研究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先后作了深入交流研讨。交流研讨阶段分别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永宽、湖北基地副主任兼秘书长佘双好主持。
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张献生以“研究把握团结党外人士的工作规律,构建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学’”为主题,梳理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团结党外人士工作规律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并从中提炼出了十条宝贵的历史经验。他提出,要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探讨,力求有新发现、新突破、新创造,不断形成团结党外人士的规律性认识,从而科学构建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学”。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基地副主任周淑真在发言中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统一战线的宝贵经验。一是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冷静面对国内外政治环境和主要社会矛盾变化,采取历史主动,勇于担当,提出这一历史阶段的目标任务。二是围绕党在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心目标和任务,明确战略方针。三是为达到这一战略方针,制定对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明确行动计划并见诸实践。四是注重总结经验,突显“三大法宝”的地位作用,注重党的各级组织的执行力。党的百年统战经验对新时代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北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凤城认为,肩负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代的中心工作来团结党外知识分子共同奋斗,是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对此,他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为着力点,进行了详细论证。他提出,新时代必须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来团结党外知识分子,形成同心圆,凝聚强大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胡仲军在发言中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针对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有效组织起来,强化政治引领,加强教育培养,充分发挥作用。他认为,当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为此,必须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要让党外知识分子有效组织起来;要关心党外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办好社会主义学院,加强教育培养。
湖北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俭深度解读了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内涵和意义。从内涵上看,三者有机结合是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重大政治理念的延伸,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领域里的延伸。同时,须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融通大党建和大统战工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四个维度,来理解和认识三者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
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王磊从党的二十大关于“两个结合”的论述出发,探讨了统一战线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逻辑。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中国道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蕴涵和体现了中国智慧。因此,必须深刻认识统一战线是中国道路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基地副秘书长冯颖红在发言中提到,从“引进人才”到“广聚英才”,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观念上的创新。她在系统梳理从“引进人才”到“广聚英才”的工作理念流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广聚英才”理念下海外统战的意涵:一是海外统战工作的视野更加宽广,二是加强思想引领的任务更加突出,三是海外统战工作与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联系度更加紧密。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玉堂以兰州市、白银市、武威市为例介绍了散杂居地区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平台建设力度不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要求把握不够精准等。对此,他提出了“五个进一步加强”的对策:进一步加强学科融入和专题教育、加强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有关课程教师培训轮训、加强协同育人机制落实。
甘肃政法大学丝路法学院教授、西亚北非研究中心主任马仲荣以甘肃伊斯兰教中国化为主题,介绍了甘肃伊斯兰教传播发展情况,概括了甘肃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提出了若干对策思考。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苏美祥梳理并阐释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涉台内容,提出今后对台工作要坚持全局思维,更彰显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迫性;坚持共享思维,更强调提升对台工作的实效性;坚持团结思维,更展现照顾台湾现实的包容性;坚持底线思维,更强化反独斗争的坚定性。同时提出,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政策要有新期待,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有新空间,岛内民意亦有微妙变化,当前疫情对两岸交流的阻碍作用有可能进一步弱化。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主任权宗田认为,扎实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工作必须重视党外知识分子群体,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把握共同富裕发展方向;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通过知识富裕、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等助推高质量发展;创新工作理念机制载体,广泛凝聚人心、智慧和力量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丁俊萍作了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论坛有三大亮点:一是会议的时机选择好,政治站位高。本次论坛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主题,以实际行动拥护和坚持了“两个确立”,会期又恰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个月,正可谓生逢其时;二是研讨内容丰富,发言水平高。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分别就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历史问题、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三是会议主题具有连续性和创新性。湖北基地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召开学术研讨会议,此后更是将“党外知识分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每年会议的核心主题,体现了基地年会一脉相承的特点。本次年会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主线,各位与会专家学者阐发的主旨报告都是统战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性问题,体现了本次年会的学术创新性。最后,她对为本次年会辛勤付出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联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湖北)基地、湖北省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中共武汉大学党委统战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等六家单位共同举办。
来源丨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丨孙华东 李霈龙
审核丨方德斌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