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基地动态】中法非三方专家学者共论“语言教育与文明互鉴”

2022-12-04 19:56

12月1日,由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指导,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中法非三方高等教育论坛·语言教育与文明互鉴分论坛”在线上成功举行。来自中法非三方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澳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武汉大学、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巴黎西岱大学、喀麦隆马鲁阿大学、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等2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特邀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做学术报告,另有200多位师生列席会议。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副主任Michel Liu、喀麦隆马鲁阿大学中文系主任 Jean GONONDO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副部长桂凌、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德斌、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程芸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主持。


唐其柱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优化语言教育,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促进国家发展和人类共同进步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寄望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一重大问题深入交流、相互借鉴。武汉大学将一如既往继续推进和深化与法国、非洲国家在语言教育和语言传播等领域的深度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

田立新司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恰逢其时,十分重要。当今世界正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因此,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增进理解和包容,促进互鉴和互助,寻求和平和共赢,显得尤其重要。语言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深入开展语言教育与文明互鉴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有利于促进国际语言文化交流和世界教育、文化发展,助推文明互鉴和知识共享,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

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副主任Michel LIU和喀麦隆马鲁阿大学高等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Jean GONONDO在致辞中都表达了对这次论坛的重要意义的充分肯定,希望加强与武汉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师生互派等合作,利用语言教育共同助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本次分论坛以“语言教育与文明互鉴”为主题,着眼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主要围绕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语言教育、中法非语言教育比较、语言传播与跨文化理解及文明互鉴等议题,深入探讨语言教育和语言文化传播的新情况及新路径,旨在推进中法非在语言教育和语言文化传播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促进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论坛共有25位学者作主旨报告,另有15位与会代表作书面发言。

第一场学术报告由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赫琳教授主持。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在开场报告中指出,现代社会是多语社会,现代人应具有现代语言能力,包括“三语能力”、手语和盲文基本常识、图符能力以及现代语言技术能力,呼吁社会树立社会沟通无障碍的理想和“多语主义”理念,为当代人获取现代语言能力创造条件。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于硕教授基于文化交流和文化理解,对文化、跨文化、超文化三个概念的异同做了深入探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DAUD SAMWEL MASANILO提出,语言是联通世界不同文化的重要桥梁,并以汉语连接中国与坦桑尼亚为例,探讨了语言传播与文明互鉴的若干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则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校开展的包括法语和非洲语言在内的外语教育切入,深入论述了加强外语教育,培养多语人才,促进文明互鉴的重大议题。法国巴黎西岱大学齐冲副教授以该校汉学系语言课为例,讨论了语言学导向的汉语教学问题。厦门大学苏新春教授提出在数字化时代中小学语言教育应扬长避短,重视语言的适境功能的学习、语言分层学习以及语言多种能力之间的互通到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屈哨兵教授主要围绕如何继续“语”出去以及如何继续“言”进来两个问题,从语言服务的角度论述了对文明互鉴的新见。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Laurence POURCHEZ教授结合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语言教育实践和自己国际田野调查的经验,就“没有文明的语言教学将会是什么样的”这一议题做了深入阐发。暨南大学郭熙教授提出,国际中文教育本身是一种路径和手段,文化传承和文明分享是国际中文教育的两大目标,应重新评估中文在不同学习群体身上的功能和价值。北京语言大学王建勤教授从语言接触和传播视角探讨了语言传播中的双向文化适应与超文化问题,为促进中法非乃至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互鉴,建立“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理论框架和建设性建议。澳门大学徐杰教授提出了华语在全球传播过程中的“内环”“外环”和“扩展环”同心三环波浪模式,主张华语传播应尽可能淡化语言以外的因素,使用语言自身的标准,考虑语言自身的因素。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Sergio MENETE老师则结合莫桑比克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了中文教育在非洲地区的未来发展及挑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第二场学术报告由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延成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阐发了外语的“桥接”作用,提出语达则心通,心通则情融,情融则志同,志同则力聚,文明互鉴之路则畅。北京师范大学王立军教授以“汉字全系资源应用系统”为例,论述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汉字学习资源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山东大学宁继鸣教授从具身传播研究出发,探讨了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语言教育和语言传播的若干重要问题。华中师范大学汪国胜教授论述了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围绕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提出了多项优化举措。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Michel Liu教授介绍了法国竞争性考试中的中文测试情况及相关见解。北京大学王添淼研究员精辟梳理了欧洲《教师语言教育能力指南》的总体框架、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探讨了《指南》对建设高质量国际中文教师标准的借鉴价值。山东大学刘洪东教授梳理了中国大学法语教育政策演变与发展历程,指出需要从多个层面对现阶段中国大学法语教育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浙江师范大学王辉教授回顾了非洲中文教育百年进程,分析了非洲中文教育的新发展、新特点。华中科技大学黄仁瑄教授和齐晓燕老师分析了当前古代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提出当代语言教学可以从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学方式、编订内容”三个方面汲取传统蒙学的精华。突尼斯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Hend KHALKI结合突尼斯科技法语教学情况,分析了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喀麦隆学者浙江师范大学教师Felix MOUNTON NJOYA对比分析了中法非语言教育政策,并提出了开展相关交流合作的建议。喀麦隆马鲁阿大学高等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Jean GONONDO结合非洲中文教学情况,进一步讨论了非中文明互鉴问题。法国汉语百宝箱协会会长夏诠真从助力全球中文学习的目标出发,简明介绍了正在研发的《HSK电子词典》的理念、核心技术、内容和功能。

因会议时间的限制,本次分论坛共有15位学者以书面形式发言。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分析了语言功能的新变化,提出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应建构以“大语言观”为理念、以培养人的全面语言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以现代信息科技和智能化教育技术为手段、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机衔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互补的新型语言教育体系。武汉大学赫琳教授和博士生ODUOR STEPHEN ONDAGO结合多元语境下肯尼亚的家庭语言选择问题,分析了多语环境对肯尼亚民众的语言使用和语言能力的影响。武汉大学黄晓春副教授论述了数字记忆,及其对于语言教育所具有的资源价值、内容价值、新课题价值。武汉大学李丹丽副教授和王理博士结合大湾区多语环境下外来务工人员语言能力对其经济水平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语言规划和举措。武汉大学欧阳晓芳副教授提出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建设构想。武汉大学李佳老师指出应加强非洲法语变体的相关研究。武汉大学陈练文老师围绕知识获取的能力差异,探讨了在线教育中的语言弱势群体问题。武汉大学覃业位老师主要分析了网络用语对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湖北中医药大学许静荣副教授探讨了法国近十年语言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文捷老师指出西方语言学的文字观是造成“汉语难学”的主要原因。武汉大学博士生邱哲文梳理分析了中国学者关于法国和非洲语言教育的研究现状,博士生郑蒙探讨了法国海外法语基础教育的新发展及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启示。博士生程海燕、姜晓倩、李馨逸则分别围绕孔子学院、汉字改革和网络空间的语言生态三个视角,探讨了文明互鉴的实践及有关问题。

分论坛长达5个多小时,但专家学者们始终热情饱满,意犹未尽,听众人气也一直未减。专家学者的发言新见迭出,广泛涉及语言教育和文明互鉴的许多重要领域和维度,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必将助推语言教育和文明互鉴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进而促进中法非教育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据了解,11月30日,第四届“中法非三方高等教育论坛”先行举行,来自中国、法国和非洲三方20余所高校的100余位校长和学者,围绕“合作共赢创未来——携手构建新时代中法非高等教育共同体”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热烈研讨。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田学军,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常驻代表拉赫曼塔拉·默罕默德·奥斯曼大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副校长唐其柱、宋保亮,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湖北省教育厅、中非创新合作中心、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唐其柱主持开幕式。

来源|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通讯员丨冉路瀚

编辑丨孙华东 李霈龙

审核丨方德斌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