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vents
2022-12-13 12:07
2022年12月12日下午,由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主办的“水的文明穿越:理解人类历史与前景的一个新视野”讲座在线上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前任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郑晓云教授主讲,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根友教授主持。来自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以及校内外的130余位老师和学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郑教授首先指出,水与文明的关系,不仅体现于水在文明构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呈现为水在促进人类文明的交融与提升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后者包括与水相关的思想、技术通过不同渠道在文明中的传播与进步。进而,郑教授主要依据水的相关技术、理念的功能与传播发展的事实,从早期西方水文明、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坎儿井、喷泉与中国水文明等五个方面阐明水文明的交融作用。
首先,早期西方水文明既有水利用技术的原创性特征,也表现为从古埃及、古希腊到古罗马的继承与再造。古希腊利用饮水渠技术建设最早的城市供水系统,并且已经使用喷泉、浴室等设施;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的特点促使古希腊思想家思考水的自然属性。古罗马则继承古希腊,建设大型水利工程,驱动城市的经济文化变革,并以对水的控制构建国家认同与象征,同时形成以沐浴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和绚丽的城市水文化景观。
其次,埃塞克亚灌溉系统以技术与制度合一、土地权与水权合一为特征,尤以精细的水管理制度为核心。郑教授例举其在伊比利亚半岛、美国与菲律宾的传播与不同表现形式,说明其与当地灌溉技术相结合,改变地区的农业灌溉面貌,形成基层灌溉与治理组织,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甚至由此引进其他文明的种植作物。
第三,坎儿井主要通过地下饮水渠道将雪山融雪含水层中的水引导至绿洲等生活区域。一般认为其创立于古代波斯,并在古罗马时期随着战争、贸易、人口迁移等因素传播到北非、埃及。由于使用地区以干旱区为主,坎儿井系统构成了当地人的生存与社会关系的根基。
第四,喷泉在古希腊作为民间用水设施与富人的装饰,至罗马帝国时期则成为水文明的城市符号和文化认同的象征,与财富、权力、艺术相结合。在西班牙的阿拉伯统治时期,部分喷泉得到修复与发展,并被传播到阿拉伯地区,既成为清真寺的供水设施,也成为城市与花园的装饰景观。
最后,水在中国亦体现文明交融作用。一方面,“大禹治水”的文化传统促进中国思想的形成,塑造民族认同与国家治理、整合的理念;另一方面,形成于汉代长安城的古代城市水系统模式,包含供水系统、水循环系统、排水管网沟渠等丰富的要素,也对国家一体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教授由此总结,水的技术与思想能够跨越文明、时空而传播与互动,因而构建全球水文明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
讲座提问环节中,郑教授就与会师生提出的坎儿井技术在中国的自主创造与传播、水文明与水文化的差异、水文明传播中的障碍、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等问题进行回应。郑教授尤其指出:水的技术与制度的文明交融作用应结合其发生过程与传播两个方面审视;水文明是各种水文化共同构建的系统,具有控制性;水作为产品既具有公共性,也因其涉及利益分配而兼具私人性。
最后,吴根友院长向郑晓云教授表示感谢,并从哲学的角度将此次讲座的特征总结为是一种“即物而思”的思维方式,即通过水的使用状态的差异,呈现不同民族、国家及地区的文明差异。并且,疏导观念的现实效用、节约淡水等仍将是水与文明关系的重要话题。整场讲座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落下帷幕。
据悉,本次讲座,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百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2022下半年“文明对话”系列讲座的第四讲。主讲人郑晓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水历史、河流文明、中国西南和东南亚族群历史与文化多样性、文化认同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社会学研究》及《水》(瑞士)《水科学与技术》(英国)等中外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有《水历史与水文化探索》《水文化》《文化认同论》《傣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等十余部学术著作。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