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探索文明互鉴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2022-12-14 12:30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近日,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文明互鉴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论坛”,邀请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和宁夏大学的六校学者就当前中国跨文化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展开深入对话。

其一,重释文化之“跨”,将继承和开放、交集和变化、人性为根基的相互丰富整合为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内涵。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黄旦的学术专场围绕“文化之跨:关于‘跨’文化传播的思考”展开分享和讨论。黄旦从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入手,提出如何理解跨文化传播,对于其研究的推进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文化、跨和传播需要作出一些新的澄清。继承和开放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文化不应该被实体化和地理化。“跨”是不同文化如何交集和变化的过程,文化之“跨”不是寻找“异”或“同”,而是不同文化在“跨”中聚合和分出。宁夏大学赵雅洁追问,文化是流动的,还是固定的,文化的本质是信息吗?如何确保“信任”呢?黄旦回应,文化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即便我们看到的文化产品也是如此。文化是和人结合在一起的,和自身体验在一起的,最终是回到自身的问题。武汉大学单波教授认为,黄旦教授对“跨”的理解扩展了跨文化传播的想象力,避免将文化实体化、地理化,提醒我们跨文化传播更应该重视反思性,思考“我们如何共在”。这一反思性的理论命题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的边界感是通过“跨”的文化交往行为来获得的;只有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边界;当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文化,我们有可能会感知并试图理解边界的多样性,寻求跨越边界,通过文化连接、融合、创造、转化,不断扩展自己的交流自由;当我们无法承受为交流自由付出的代价,我们又会建构“边界”,保护我们的交流,留恋由特定的文化符号、习俗、制度、价值所建构的交流舒适区。跨文化问题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桥”和“路”作为一种隐喻,要冲破规训、扩张和占领的局限,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相遇和照亮。黄旦回应,“桥”是什么,为何造,谁造桥是三个问题,研究中要分开处理,回到每个研究的文化语境中去思考。文化始终是“悬而未决的”,“跨”则应该成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场域。围绕重释文化之“跨”的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理论资源和实践方法的重要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通过跨文化传播彼此丰富,进而生成文明互鉴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其二,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构成当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两大体系”。暨南大学刘涛教授的学术专场围绕“融合新闻与中国叙事体系构建:基于数字叙事学的认识进路”展开分享和讨论。刘涛立足数字叙事学理论,探讨中国叙事体系构建的数字方案与实践,进而提出构建“讲好中国故事”数字叙事体系的可能性。他从信息流入和流出“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落差”的“三差”中,表明中国所面临的“叙事危机”。进而从新文本、新语言、新生态三重叙事向度出发,尝试勾勒中国叙事体系构建的形式、语法和实践系统。宁夏大学于璇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保护的数字叙事实践有可能突破现有的国际传播框架,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新的注脚。此外,数字叙事还出现了指标化、参数化等量化研究倾向。武汉大学吴世文教授认为中国叙事体系构建具有建立新的知识点生长的可能,从叙事的角度来理解复杂的全球世界和中国世界的时候,里面对应三种世界:真实世界、意义的世界、理解的世界,数字叙事本身内在包含着跨文化传播的要素,中国的数字叙事催生着数字性、全球性和地方性的结合。刘涛对此非常认同,他强调数字叙事酝酿着跨文化传播的内在特质,在数字语境下出现了一系列转向,比如,游戏、环境传播等折射出数字叙事中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围绕中国话语体系、叙事体系构建的讨论,展示数字沟通时代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方法的新方向,互相尊重、融通中外、交流互鉴的跨文化对话将更好地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其三,通过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跨文化传播,建构多维度、立体化的“全球中国”。清华大学史安斌教授的学术专场围绕“新全球化时代国际传播理论升维和实践创新”展开分享和讨论。史安斌首先概括全球风险社会的内容与危机,表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中国文化传播在国际上面临着困难与挑战,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需要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的战略传播体系。宁夏大学俞运宏副教授关心“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现象,问及如何通过跨文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史安斌回应,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以突破之前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倾向。发展传播学等学术路径,“鲁班工坊”等职业教育模式都值得大家继续研究。武汉大学肖珺教授则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国范式展开对话,提出在线、在场和在地跨文化对话的彼此支撑和知识互补,认为只有通过回归日常生活的文化间沟通才能更好地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进而突破以西方跨文化传播理论脉络为主导的研究偏向。此外,虚实融合传播生态正在展现对跨文化传播未来发展路径的影响,包括跨文化传播的主体、形态、数字文明等都将激发的后续问题意识。史安斌从理论构建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在地传播的重要性、 “数字华流”“元软实力”等未来方向等予以回应,他认为跨文化传播领域应该有更多中国的声音,其目标是要建立更加公正、公平、合理的全球传播新秩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跨文化传播的讨论,显示中国学者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内涵完全呼应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世界的中国主张。

其四,在中西比较的情景化理解中探索跨文化传播理论和实践对话的可能性。中国人民大学林升栋教授专场围绕“中西传理溯源:‘悦服’与‘说服’之间”展开分享和讨论。林升栋指出要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应该既要了解西方理论与知识体系的框架,又要摆脱此框架的束缚。他围绕“传学东渐的问题与反思”“文化对个体的认知地图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西方宇宙观及其社会理想”“中国宇宙观及其社会观”等话题展开分析,指出中国传统的“悦服”与西方意义上的“说服”观念相互渗透,共同影响现代中国人的传播观念和行动。研究中可以通过回溯中西双方的说服原型,进而挖掘“说服”与“悦服”的传理间距。宁夏大学王琼提出在中国宇宙观及社会观的视角下,实际上存在“传播之道”和“传播之理”的区分。“道”是一种不谋而合,重在玄德的大众宏观层面的传播,而“理”是多元区分,重在微渺的小众微观层面的传播。武汉大学姚曦教授赞同林升栋从中西比较和互动中展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路径选择,并结合跨文化营销中的实践路径和理念予以补充,比如“阴阳”理论及其适用性。林升栋认为广告学学科中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路径具有很多可能性,值得深挖。面向中西比较的情景化理解拓展了中国传播本体研究的讨论,指向跨文化传播中比较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理论与实践之间既需要“自上而下”的研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跨文化的互惠性理解更多地建立在文化间充分感知、亲身体验和科学辨析的基础上。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李世举教授表示,本次论坛旨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在积极探索宁夏的跨文化传播资源,更好地凝聚宁夏地区新闻传播学科的特色亮点,通过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教育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宁夏和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单波再次阐释跨文化传播是通向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和方法之一,旨在实现不同主体间、群体间、文化间的互惠性理解。“十四五”期间,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将致力构建数字沟通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方法的自主知识创新。宁夏自古以来就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场域,当前可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精准扶贫、移民搬迁、民族团结、阿拉伯语传播等时代机遇积极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武汉大学、宁夏大学可充分合作,共同推动以宁夏为代表的中国西部地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将其作为中国跨文化传播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增长点。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肖劲草/供稿)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