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vents
2022-12-14 12:38
编者按
武汉大学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推出针对青年学者的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先后分6批遴选支持了93支学术团队,资助周期为3至4年,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和学术队伍群体性成长提供了重要平台。目前在资助周期内的为2019年遴选的20支青年学术团队。这些团队锐意进取、充满活力,在推进跨学科研究、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开展智库服务、深化国际合作、举办品牌活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就。为及时展现青年学术团队风貌,“武大社科动态”公众号特设立“青年学术团队风采”专题进行系列报道,本系列主要展示2019年遴选团队的风采,欢迎大家关注。
“引言
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深度演变,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世界共识。“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倡议呼吁各方采取一致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能源转型战略研究团队组建成立,旨在汇聚人才、数据等创新资源,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交流合作,开展“一带一路”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驱动机制、实施路径、政策建议等方面研究,总结宣传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经验,服务绿色“一带一路”、能源转型、能源合作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01
讲好中国故事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为推动全球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模式新机制。中国深入推进自身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团队自成立以来,致力于通过学术论文、国际会议、时事评论等途径,总结宣传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经验,讲好中国故事。
1学术论文
“一带一路”能源转型及其研究任重道远,团队从具体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在Energy Economics, Applied Energy, China Economic Review, TFSC, Energy Policy, Ener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讲述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
1.发展趋势方面,采用半参模型测算能源价格弹性,基于收敛模型研究“一带一路”能源效率收敛趋势,检验中国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能源转型的作用。
2.驱动机制方面,从能源结构和效率维度发现政策因素是中国能源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利用价格映射证实碳定价对能源转型的促进作用,通过同群模型揭示绿色创新行为的相互激励。
3.实施路径方面,开发数据包络方法探讨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路径,应用动态分布方法分析碳市场对能源结构的优化,研究可再生能源项目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4.政策建议方面,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或双重差分模型,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碳价格、能效政策、绿色金融政策进行评估。
2国际会议
团队积极举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能源转型研究成果,分享中国经验。2019年11月,与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联合举办“绿色‘一带一路’与能源转型研讨会”,邀请多位外国专家、杰青、优青与会。与此同时,成员参加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举办的“中俄‘一带一路’合作学术研讨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中国‘十四五’规划与工业脱碳圆桌会议”、韩国仁荷大学举办的“亚洲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等;团队多篇论文入选EAERE、Applied Energy、IAEE和ICBF年会。
3时事评论
团队通过国内外新闻媒体,针对“一带一路”、气候政策、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时事新闻,发表基于学术研究的评论,解读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成员多次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就全球气候治理、“气候战争”报告、美国气候特使克里访华等议题进行点评,并阐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态度和重要性。成员也先后接受中央纪委新闻中心、中国科学报、中国绿发会等国内机构的邀请,解读欧盟碳关税的影响、气候投融资的实践、碳交易市场的建设等。
02
聚焦学术前沿
团队本着“教研相长”的初心,依托科技部外专项目“‘一带一路’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国际交流计划”,在与外国专家科研合作的同时,通过公开课程、系列讲座、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积极传播国际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和方法。
1公开课程
团队邀请外国专家开设“能源经济学前沿热点及研究方法”公开课程,共计11门课程,累计80次课(每次2小时)。2021年1月至2月,团队与APPLIED ENERGY期刊合办公共课程“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2022年4月,团队承办珞珈方法训练营“内涵能源计算与结构分解法”,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Bin Su教授授课。此外,团队还邀请日本名古屋大学薛进军教授、韩国仁荷大学Choi YongRok首席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和东海大学Farhad Taghizadeh-Hesary副教授、中国台湾高雄科技大学陈世智副教授讲授公开课程。
2学术讲座
为开拓研究视野、掌握学术动态,团队先后组织18场专题讲座和系列讲座。2019年11月,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Roc Shi教授应邀作题为“能源与绿色‘一带一路’:澳大利亚视角”的专题讲座。2020年6月,美国石溪大学Gang He副教授讲解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成果“清洁能源和电力系统转型领域的快速技术创新”。2021年10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Stefan Weishaar教授举办题为“气候法律与政策”的系列讲座。2021年12月,Applied Energy主编、梅拉达伦大学教授Jerry Yan分享“能源研究中的热点问题”。2021年4月、11月,2022年4月,日本九州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杰出教授Shunsuke Managi多次应邀作“绿色金融、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系列讲座。
3交流研讨
团队形成了专题研讨、学术组会、数据分享等机制,保持交流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化、深入化。团队举办了16次专题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参与讨论,或邀请国际期刊编辑指导论文写作。团队组织召开学术组会,每周1次分享2篇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追踪学习最新研究成果。团队也致力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匹配“一带一路”能源数据与中国对外投资数据,参与CHINAGEM模型的数据更新工作。
03
服务能源转型
团队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国际能源合作、能源转型的热点难点,积极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1实地调研
团队成员坚持学术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掌握能源转型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宣传最新气候能源政策、推广团队研究成果、支持企业能源转型。团队组建三年以来,先后赴黑岱沟露天煤矿、泰州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鄂尔多斯碳封存项目、博州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等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团队为国家能源集团撰写研究报告《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转型》,并为长城汽车、中国达能饮料、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等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2咨询服务
基于科研和调研成果,团队向国家有关部委提交咨询报告20余份,多份牵头撰写、参与编写的报告被相关部门采纳,团队碳达峰碳中和研究获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发函表彰。团队承担3项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多次完成学校及学院安排的咨询任务。2020年1月,接待日本国会众议员、国民民主党副代表大岛敦一行,介绍绿色“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等情况。2021年4月,接待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调研团队,组织召开“‘碳关税’最新进展、前景及影响”座谈会。2021年7月,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主题,为恩施州领导作专题报告。
04
团队成员
团队由来自武汉大学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8名青年学者组成,指导顾问为齐绍洲教授,负责人为谭秀杰副教授。团队围绕“一带一路”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的研究主题,以能源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法、环境法等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学术交流、数据共享、合作研究、咨政服务等纽带,打造结构稳定、富于创新、特色鲜明的合作团队。
来源 | “一带一路”能源转型战略研究团队
编辑 | 孙华东 黄文俊
审核|方德斌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