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学者风采】资深教授陈传夫:赓续中华文化,推动数字创新

2022-04-02 16:22

陈传夫,1962年5月生,湖北广水人。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获文学学士、硕士,法学博士学位。1986年留校任教,1993年晋升教授,2022年获聘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先后在华盛顿大学、巴黎十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从事研究工作。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兼图书馆学科主编等职,曾任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IFLA)常务委员会教育委员。获武汉大学、湖北省与全国性荣誉表彰多项,入选国家人才称号(2009)。

“培养优秀人才,推进理论创新,服务国家需求,是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也是我工作的不竭动力。”怀着这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陈传夫教授时刻不忘引领学科前沿,在图书情报领域孜孜以求。他根植中华文化,奋力推动学科拥抱数字时代;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足迹遍及寰宇。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理论创新献智慧,为学科繁茂洒汗水,得到了海内外学界和业界同行的一致认可。

#1矢志求真理,探索无止境

陈传夫教授时常殷切地鼓励学生:“要珍惜学习时间,努力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要尝试解决关键问题,做真正高水平的研究。”这同样也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信并坚持的理念。他长期从事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产权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注重把握理论方向,倡导守正创新,大胆探索新领域,推动了本学科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

他先后承担各类重要研究项目30余项,编著《著作权概论》《目录学教程》《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进展》等多部著作和研究论集。在《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中国软科学》、《光明日报》、C&RL、JOD、LISR、Aslib Pros等国内外优秀出版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著作与论文被十余个国家的学者广泛征引。他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发展理论、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理论,开辟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新领域,探索理论构建的制度本体范式,形成了特有的学术风格。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省部级一、二等奖,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首届国家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等奖项。

#2倾心育桃李,才智献杏坛

陈传夫教授高度重视学科和队伍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陈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起到了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教务处处长吴丹教授说,“在他的带领下,学院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了稳定的人才梯队。”

他在学科建设上科学谋划、躬身投入,带领师生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国际合作水平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他积极推动本学科领域发展合作,促进两岸学术交流与共识,推动建立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制度,促进全国学科协调发展。他与国际组织和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先后应邀到美国、法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他尊重人才培养规律,凝炼出以问题为中心、面向任务的嵌入式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出“三融合”教学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录学概论》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他指导的多名博士生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优博论文提名奖和国家社科基金优博项目。

#3坚守践初心,尽责担使命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陈传夫教授传承了老一辈学者的优良学术品格,始终坚持辩证思维观、全面观和与时俱进观,认为研究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要“顶天立地”,既要有理论高度,更要能回应国家重大现实需求。

他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首席专家,《图书馆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等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成果多次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在系列信息工程中得到应用,为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政府信息公开、学风制度、科技创新等重大决策提供了参考。同时,作为受邀专家,他参加了第四次中欧创新合作对话等多项重要的国家对外交流活动,为有关方案的达成贡献了力量。

陈传夫教授四十年来从未懈怠,他尊古重今、学兼中外,既是中华文化的守护人,也是数字转型的推动者。他为培养更多栋梁之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谋求人类命运福祉默默耕耘,也将继续传递燎原星火,砥砺前行。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