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vents
2023-03-28 11:48
人民网昆明3月25日电 (刘怡)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经初步清洗、红外扫描,确认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简牍共1万多片,其中2000多片写有文字,该批简牍对了解汉代对西南地区进行有效治理和开发提供了新证据,目前简牍释读已取得初步进展。
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在滇池东南岸,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古墓群约1千米,是古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区。2022年9月,该遗址上榜“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河泊所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蒋志龙介绍,2021年以来,河泊所遗址揭露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堆积,陆续出土了包括“益州太守章”在内的大量封泥、“滇池以亭行”在内的一批有字和无字简牍、大型建筑基址和丰富器物。新发现表明汉代中央政府已对云南行使治权,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增添了重要考古实证。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汉代简牍的出土,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一件大事。”武汉大学教授、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表示其团队对河泊所遗址简牍进行了初步整理、解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陈伟介绍,简牍中目前辨认出滇池、俞元、收靡、谷昌、秦臧等十二个益州郡属县;出现“滇国”“滇相”“滇丞”“滇廷”等记述,与石寨山墓地出土的“滇王之印”以及同在河泊所遗址出土“滇国相印”相印证,显示在益州郡建立后,汉朝在滇王国设相及其佐吏,用特别形式对西南进行治理。
此外,经过对几件记有纪年和年号的简牍分析,专家判断河泊所简牍大致属于两汉时期;有多件户版(户籍)带有东汉户口简的特征,表明当时汉朝在益州郡已推行编户齐民制度;记载了《论语》片段的两件残片则表明了儒家思想已在西南流传;通过对“滇池以亭行”文书简牍释读,分析出土地河泊所遗址极可能就是当时滇池县所在地。
陈伟表示,这批简牍内容丰富,包括有文告、往来文书、司法文书、户版、名籍、书信和典籍,涉及政区建置、职官制度、赋役制度、司法制度、民族关系、交通状况等,通过简牍记载可以看到,益州郡县建置之后,汉朝将文书、职官、户口、赋役、法律制度系统地扩展到当地,同时还传播儒家典籍及其代表的主流思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是汉代设立益州郡,对西南地区进行有效治理、开发的重要见证。
(责编:徐前、朱红霞)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