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珞珈讲坛】王明珂教授谈农业与文明

2024-05-31 21:37

新闻网讯(通讯员徐言)5月30日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客座讲席教授、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员王明珂教授做客珞珈讲坛第434讲,带来题为“农业与文明”的报告。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为其颁发珞珈讲坛纪念牌,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安志教授主持。

报告认为,学界普遍相信农业带来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定居生活,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为何在数千年相对稳定的时段之后,人类生态突然发生快速变迁。王明珂教授援引20世纪上半叶青藏高原东缘藏、羌村寨与凉山彝族家支社群的案例,指出不同类型的历史记忆会塑造人的行为,这可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态发生突然变化的原因。新石器晚期,大部分人生活在人群血缘与地缘关系相迭合的原初社群中,在生存资源不足时缺乏对外扩张的动力。而生活在纯血缘性家支社群中的人群能够勇敢地走出原初社群,成为建立国家的统治家族,农业则是这些统治家族赖以统治的重要方式。

在交流互动环节,王明珂教授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徐少华教授就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地位、文明的连续性、文字的重要性等话题做了对谈。王明珂教授还就师生提出的人类学案例的适用范围、如何在考古过程中寻找原初社区、华夏族群对羌人的认知、游牧民族的特点等问题做了解答。

本次讲坛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全校各单位的百余名师生聆听了精彩报告。

据悉,王明珂教授为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83年于台湾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曾担任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17-2020年曾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2014年当选为“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2023年起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客座讲席教授。主要著作有《毒药猫理论:恐惧与暴力的社会根源》《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文本与表征分析》,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

(摄影:王宁)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