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

Achievements

项目申报

首 页 > 正文

【课题招标】2025年度《民本文献集成》编纂课题招标公告

2025-03-10 09:0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挖掘古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使民本思想研究更加丰富完备、更加体现时代特色,推动民本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1年7月以来,经多次专家研讨,武汉大学与贵阳孔学堂共同启动《民藏》编纂工程,由《民本文献集成(初编)》《民本文献集成(续编)》《民本思想精要》《中国民本通史》四大板块构成。此项目系统收集整理体现民本思想的相关文献典籍,是集学术性、普及性为一体的学术文化工程。目前已启动《民本文献集成(初编)》的编纂工作,编纂成果将由孔学堂书局出版。现就做好2025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管理单位

武汉大学《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二、内容介绍

民本思想始见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成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然内涵不断丰富演变,但其重民爱民、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等思想主旨始终得到坚持。一直以来,民本思想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传统治国之道中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在维护国家政权稳定、抑制专制统治、安定社会秩序、保障民众安居乐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本文献集成(初编)》作为《民藏》编纂工程的重要内容,将入选书稿分为9个部类:中国经典民论、历代君王民论、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历代学人民论、历代官箴民论、历代荒政民论、历代法律典籍民论、历代教育典籍民论、历代文学作品之民情。《民本文献集成初编、续编》总计约500本左右,以朝代为纲,以类别为纬,既反映民本思想和实践之内容,也体现民本思想发展的历程,不仅收录常见的传世文献,而且收录新发现(出土)的文献和域外文献。《民本文献集成》收录的文献,经过简明校勘、新式标点、注释和评析,以简体、横排的方式印刷出版,还将制作成可供全文检索的电子文本,便于阅读和利用,以更好地满足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需要,为研究民本思想及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一个权威、全面的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研究,使有关民本思想的著述更加丰富完备、更加体现时代特色,推动民本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2年以来,《民本文献集成(初编)》先后被列为武汉大学“十四五”重点项目、湖北省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2024年1月8日,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专门下发《关于鼓励参与《民本文献集成》编纂工作的通知》。2022-2024年,《民本文献集成(初编)》已确立100项课题,其中20项课题成果进入出版程序。课题申报人单位涉及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3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

2025年度拟启动36项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项目名称见下表)

序号

课题名称

所属分部

1

《〈逸周书〉民论》

中国经典民论

2

《先秦至西汉良吏利民言行录》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3

《东汉三国良吏利民言行录》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4

《北朝及隋良吏利民言行录》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5

《唐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6

《北宋良吏利民言行录》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7

《南宋良吏利民言行录》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8

《辽金良吏利民言行录》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9

《元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10

《明代良吏利民言行录》(上)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11

《明代良吏利民言行录》(下)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12

《清代良吏利民言行录》(上)(清初至1840年)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13

《清代良吏利民言行录》(下)(1840至1911年)

历代良吏利民言行录

14

《王阳明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15

《刘宗周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16

《胡宏与湖湘学派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17

《张浚与张栻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18

《王畿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19

《李德裕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20

《李纲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21

《海瑞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22

《金圣叹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23

《虞集及元代蜀学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24

《杨廷和、杨慎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25

《唐甄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26

《杨万里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27

《严遵与扬雄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28

《陶澍民论》

历代学人民论

29

《〈治谱〉民论》

历代官箴民论

30

《刘衡官箴书(五种)民论》

历代官箴民论

31

《〈陶甓公牍〉民论》

历代官箴民论

32

《〈荒政汇编〉民论》

历代荒政民论

33

《〈救荒事宜〉民论》

历代荒政民论

34

《〈孚惠全书〉民论》

历代荒政民论

35

《先秦两汉教育典籍民论》

历代教育典籍民论

36

《书院典籍民论》

历代教育典籍民论

三、申报对象

(一)教育部直属高校,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院校,省级(含)以上社科院等国内重点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

(二)境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职科研人员经审查资格合格也可申报。

(三)正式受聘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的港澳台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相关条件申报。

四、申报资格

(一)课题管理单位须具备的条件:

1.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深厚的学术积累。

2.申报须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同意并加盖公章,个人单独申报不予受理。

3.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课题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

(二)课题申请人须具备的条件:

1.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够自觉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2.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较多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及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熟悉《民本文献集成编纂体例》,并在申报时提供“样章”。

3.申请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4.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在《〈民本文献集成〉编纂工程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上签字确认。

5.近3年内无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五、材料报送

(一)受理时间:申报材料受理时间截止到2025年5月15日(以邮戳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二)受理地点:武汉大学《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1区6栋)

(三)申请人申报时需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1.《申请书(含样章)》纸质稿原件一式三份。计算机填写,A3纸(29.7*42厘米)双面印制、中缝装订。

2.《申请书(含样章)》Word版本电子稿一份(以申请人姓名命名)。

(四)《申请书(含样章)》纸质稿和电子稿的相关信息必须保持一致,电子稿请发至邮箱1178622039@qq.com。

(五)有关申报材料,可登录武汉大学国学院暨《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网站(网址:http://guoxue.whu.edu.cn/)下载。

六、其他事宜

(一)课题申请人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无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申报资格并公开通报批评。

(二)立项后,课题负责人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

(三)申报课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将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审核,严格执行申报单位和申请人双回避的专家遴选制度。

课题要求、资助经费及其他未尽事项,详见武汉大学国学院暨《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网站《2025年度〈民本文献集成〉编纂工程课题招标公告》(网址:http://guoxue.whu.edu.cn/)。

联系人:戴芳 联系电话:027-68761714


武汉大学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2025年3月7日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