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学术动态】“文化发展与文化政策”——第二届珞珈智库论坛圆桌对话(一)观点摘编

2018-11-01 16:50

10月21日,武汉大学、光明日报社成功举办2018年第二届珞珈智库论坛(见本公众号10月22日报道:《聚焦“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第二届“珞珈智库论坛”成功举办》)。当天下午,各界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这一主题展开了两场圆桌式对话。现将第一场圆桌对话的主要内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本场圆桌对话围绕“文化发展与文化政策”议题进行。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韩永进,国家文物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曙光,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华,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对话。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主持对话。

各位嘉宾首先围绕“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是什么?”,“应当从哪些方面支持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展开讨论。

韩永进指出,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新时代中国农民的口袋已经富起来了,到了需要“富”脑袋的阶段,国家发布乡村振兴相关文件的具有特殊意义,也是文化自信增强的体现。要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第一,国家要有提升农民文化自觉、自信,解决乡村文化发展问题的认识与理念。第二,要把上述理念变成规划,例如国家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就属于已成型的规划。第三,将规划通过具体项目实施,形成一种制度设计。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施紧密相连,需要协同推进。

刘曙光首先阐述了三种乡村形态:一是很多传统村落以各种形式被拆毁,完全失去了作为传统村落的形态和内容;二是部分乡村依托旅游而成为旅游胜地,如周庄、溪地红村等;三是许多乡村整体上失去了传统村落的形态,但在一些要素上保留了传统乡村的内容,这种情况最为最普遍。他同时指出,乡村文化振兴的难点在于:第一,乡村文化因乡土基础的逐渐被铲除而难以恢复;第二,在人们对现代物质生活需求强烈和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下,乡村振兴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上尚远远不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祁述裕分析了文化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第一,文化振兴解决的是人的全面的发展和素质提升的问题,有助于推动人们的观念乃至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第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创造力;第三,政府要营造文化振兴的良好氛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要搭建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传播等平台,另一方面要引入新的文化元素,让更多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市场需求产品。

杨华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产业、生态建设是一项互动的系统工程,这决定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复杂性。农民在中国近40年的高速现代化进程中作出巨大贡献,但中国的农村正在消失,农村经济土壤上滋生的文化也正在消失,这是人们产生乡愁,怀念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原因。他呼吁,乡村文化建设应重视乡村农民的素质问题和乡村道德、礼仪和秩序的重建,努力增强农民朋友对于自己祖先和传统文化的内心认同感,特别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村青年认同传统。

接下来,各位嘉宾围绕“如何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在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层面上推进当代的文化复兴”作了进一步探讨。

韩永进谈到了三个观点:第一,从文化大势看,现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之一。第二,在现有的文化认识、文化自觉基础上,国家已将文化理念落实为具体的政策和制度措施。第三,要将政策制度落到实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北京疏解城市功能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国家文化传承工程中百部经典的遴选工作,在落实过程中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但我们相信,好的时代加上好的文化认识、文化理念、文化自觉和好的文化政策,困难会被一步步克服,文化强国的目标也会最终实现。

刘曙光指出,文物工作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战略布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俨然已是世界遗产大国,但在管理水平上距离国际一流尚有较大的差距。在新时代,中国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强国,应立足于全人类的利益和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出发点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一是着眼于国内,强化统筹,明确分工,合理规划,有序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管理和保护工作。二是着眼于国际,充分发挥中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国的地位,善于沟通协调,建立话语权;同时表现出大国担当、胸怀和气度,把更多的时间、财力和物力投入至不发达国家,体现对战乱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怀和支持,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

祁述裕认为,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利用,努力让文化遗产为当代社会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民众的生活服务。开发文创产品是文化遗产利用的好方式,但目前我国文创产品的开发尚缺乏相应的机制支持,相关单位开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工作缺少积极性。因此,我国文化遗产的推广利用首先应当解决制度支持与政策保障的问题。

杨华谈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基层操作起来尤为困难,原因在于文物保护让步于经济发展,有法不依、执法困难等情况尚很普遍。文化遗产是国家的,也是城市、企业和乡村的,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更长久、更具有生命力的自信,也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社会民众要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共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中去。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