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学者动态】张延成教授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荆楚文化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2017-12-22 14:36

近年来,学界对荆楚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横向比较研究,以及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比较研究已经展开。围绕荆楚文化的研究及其未来发展,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延成。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曾用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荆楚文化,请您谈谈采用这种方法的初衷及其优点?

张延成:学术界对荆楚文化关注时间较长,研究成果丰富,用传统的学理式综述方法不足以也不能及时驾驭其中的复杂关系和数据关联模式。2003—201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主题为“荆楚文化”的论文就有754篇,文献数量逐年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利用可视化的计量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数据可视化本身是一种计算和处理方法,把一个知识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复杂系统加以认识和追踪。通过设计软件进行信息抽取和重新标志其表征,生成各类图表以显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某种趋势,便于研究者直观感知和研判。通过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荆楚文化研究领域的文献作者图谱、研究机构图谱、主要共现关键词演进图谱,能够直观地展示和分析不同时期荆楚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代表人物等,方便探测其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报》:通过以上研究,您有何发现?

张延成: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我们发现荆楚文化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第一,对荆楚文化地域特征研究较多,表现为将大量负载文化特征的地名以及地方性名人、族称、地域性术语等作为研究关键词。例如(按关键词使用频率排列)湖北省、湖北、楚国、荆州、荆楚、武汉、江汉、屈原、楚人、汉剧、楚剧等。

第二,与荆楚文化密切关联的其他文化及文化分支对比研究成果较多。通过文献共现频率高低可大致显示文化间关系亲疏程度,依次有中原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梅山文化等。数据自动处理发掘的文化关系与学术研究的成果可相互印证。

第三,荆楚文化研究的热点内容涵盖面很广。例如,很多学者关注荆楚文化元素在城市设计、艺术和文化产业设计中的应用;有学者以区域旅游经济为研究中心,放眼荆楚文化圈,对本地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也有学者论及荆楚文化对现代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简要梳理一下荆楚文化目前的研究现状?

张延成:从关键词演进的角度来看,荆楚文化研究经历了由文学、文化本体研究,到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文化关系等研究,再到文化品牌、文化内涵研究的过程。对荆楚文化本质和意义的讨论已经较为深入,对于荆楚文化与周边文化的比较研究也较为成熟,而在打造荆楚文化品牌和发掘荆楚文化内涵的研究方面需要逐渐拓展深化。

荆楚文化研究机构在推动荆楚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显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成果数量最多,其中以楚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论证了荆楚文化是湖北城市群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湖北省高等院校在荆楚文化的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例如长江大学文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文学院从文学角度解读了荆楚文化对地方文学及荆楚文人的影响。

从荆楚文化研究学者的现状来看,荆楚文化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核心学者。应该鼓励学者合作,形成一批跨学科的荆楚文化研究团队。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于荆楚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请您谈谈建议和看法?

张延成:鼓励多范式、跨学科的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文献计量研究和可视化分析应进一步加强,争取切实服务于政府决策、企业规划等应用领域。加强荆楚文化资源的开发,建立相关数据库,完善数据库的应用转化机制。深化荆楚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研究,挖掘其经济文化价值。另外,在强调荆楚文化产业价值的时候,也要注重其中的学术价值,拓展其学理空间。

从研究团队角度来看,荆楚文化研究界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具有较大数量文献成果的学者群体。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设稳定的研究团队非常重要。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非常明显,这也要求今后从事此项工作的学者需要具有跨学科视野和合作精神,不能固守一隅。

荆楚文化穿越古今,纵横南北。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随着湖北经济文化的纵深发展,荆楚文化研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