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珞珈讲坛】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陈金华:中国佛教在安史之乱后的历史转向

2017-12-21 09:56

2017年12月12日,珞珈讲坛第215讲在樱顶老图书馆举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学系陈金华教授作了题为《中国佛教在安史之乱后的历史转向》的学术报告。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礼堂教授为其颁发珞珈讲坛纪念证书。

陈金华教授认为,帝国有“成、住、坏、空”的周期,帝国的崩解存在着“不可逆之点”,即帝国发展到某一节点后则将无可逆转地走向衰落。

大帝国的兴起与扩张都依托于某一庞大的世界性商业网络和提供普世价值体系的世界性宗教。商业网络、宗教网络的企图与世界性大帝国的全球化扩张一致,但却与帝国本身的地域利益集团、农耕-手工文化是对抗关系,而后者的矛盾终将反噬前者,使得帝国进入“不可逆之点”。以中国传统话语言之,即是“器”对于“道”的绑架导致了帝国崩解。陈教授讲述了其基本的分析逻辑后,进而对佛教与唐帝国进行了分析。

佛教彰显出的全球化企图与其蕴含的商业精神,使得武周时期的唐帝国完成了“史上最成功的佛教全球化努力”。武周时期的唐周帝国在佛教文化秩序上的建构、对中亚南亚地区人才的虹吸、建立起的庞大国际商业贸易网络,对唐周帝国的维持与扩张居功厥伟。但武则天逊位后,迅速摒弃了武周遗产,由绥靖周边、发展商业文化政策转变为攻伐“夷狄”、复辟农耕文明、减少与中亚诸国贸易往来的孤立主义政策。而由此转变带来的财政锐减、对中亚的疏于经营,终于导致了751年唐军在怛罗斯的惨败,成为“安史之乱”的蒿矢。而安史之乱后,国际主义佛教及其商业网络在唐帝国崩解,都市佛教颓败,禅宗兴起。禅宗刺激新儒学(理学)勃兴,农耕文明进一步固化,商业行为与贸易精神相应地进一步萎缩。

最后,陈教授联系当今世界格局,展望了以禅宗为主体的汉传佛教可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讲座结束后,刘安志教授认为陈教授的学术报告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魏斌教授评论陈教授的讲座视野宏大,其对现实的关怀让历史研究富有生命力。现场师生也兴趣盎然,在互动环节与陈金华教授讨论了“帝国”的内涵、韦伯理论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